首頁
1
愛心捐款
2
服務小故事3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29285.html 敏感的小龍 敏感的小龍 會談過程中,輔導人員接納小龍用最放鬆的姿態(躺姿)進行會談。                                                               文/社工員 陳曉倫     小龍的爸媽在小龍五歳時離異,小龍跟爸爸在新竹一起生活,後來爸爸中風住院沒了工作,生活頓時陷入困境,小龍的媽媽不忍前夫及孩子受苦,故向外求助,新竹市政府受案後轉由本會共同協助。在服務過程中,我們發現小龍除了上學以外,少有其他生活安排,於是社工積極鼓勵小龍參與家庭有關的藝術課程,而在課程中,看到小龍將腦袋裡五彩繽紛的奇幻景像,透過不同的媒材一一呈現出來,同時也發現小龍的情緒容易激動、在情感控制上比較弱,因此,在與小龍爸爸商議後,由社工媒合適合的專業輔導人員進入校園,讓小龍透過會談過程中覺察自己內在情緒,並學習合宜的表達情緒。   目前,小龍做了六次的會談,第一次會談剛開始時,小龍表現出不在乎、無所謂的態度,但當問到小龍對媽媽有什麼想法時,小龍整個人躲到桌子下,試著再問小龍有關媽媽的問題時,小龍選擇不回答專心畫畫、或轉移話題不想討論媽媽。第二次的會談時,小龍仍舊有些逃避不想談論有關媽媽的議題,並以別的話題帶過。在這次會談結束後,社工與小龍爸爸連繫,爸爸說:小龍回家沒有主動說出關於在學校個別會談的事,但當問到小龍想不想再持續會談,小龍有表示「願意」。同時爸爸也發現小龍在家開始比較會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例如,對於到竹北與媽媽一起生活的事情,小龍會回答爸爸:「不要跟媽媽去竹北,要跟爸爸待在這裡。」小龍的回答讓爸爸很訝異,因為之前小龍未曾如此明白的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尤其是關於跟誰住的問題。爸爸一開始對於安排小龍接受輔導會談一事並不看好,覺得對小龍沒什麼幫助,但事後聽到小龍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時,深深的發覺原來專業輔導並不是有人陪說話而已,而是真的能讓小龍可以覺察自己內在情緒和需要,並梳理自己心中想法加以表達出來。   看著小龍慢慢的打開心門願意與家人分享心情及感受,相信在未來面對青春期風暴時,小龍也才能透過這樣的練習,降低青春期的自我衝突及人際緊張。社會安全網不只是補破網,更是為了將來的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這也就是社工當初持續不斷鼓勵爸爸讓小龍接受專業輔導的重要原因。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29284.html 多謝 少年仔 多謝 少年仔 作者(左)鼓勵居家服務使用者練習站立(非文中主角) 文/居家照顧服務員 魏旭立   紅帥阿公無法站立,經年卧床,有失智現象,偶會由未出嫁的女兒以輪椅陪伴外出走走、曬曬太陽。 阿公的太太也需人照顧,雖可站立,但走不了幾步,也是由女兒照顧,這位照顧者,雙肩挑起照顧父母的重擔,面容上少了笑臉,多了苦澀的哀嘆與無奈,有了照顧服務員的分擔,尚可稍微喘休片刻。   接手阿公的服務時,他經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就是:「我麥呷飯啦!」、「阿公阿嬤喂!恁緊來喔!有歹人麥欺負我!」、「我麥出去曝日頭!」、「我麥洗燒水啦!」,前六次的服務,未曾聽過有其他的話語出現。第七次,這位輕微失智、曾中風又血糖血壓控制不佳的紅帥阿公,在我結束服務臨走前,竟然「脫稿」說出了對我的感謝:「少年仔!真多謝你的照顧!」,從這天之後「少年仔」就成了阿公對我的暱稱。   當下聽見阿公的美言如同天籟般,彷彿看到一位沈睡多年的公主突然甦醒,然後深情對著圍繞著她身邊的七位小矮人說:「能夠真實感受到夢中的真善美,真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呀!」。   在漫漫長照路上,少年仔繼續編織著與被照顧者的美夢中!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29020.html 有愛相連便無礙~ 有愛相連便無礙~ 文/志工 羅玉玲(小羅)     我擔任秋霖園日照中心的志工服務已逾12年,與長者互動及陪伴過程,可以直接觀察到他們的身心狀況,給予即時性的服務,後來COVID-19疫情嚴峻,我因體質考量而未接種疫苗,故轉任關懷獨居長者的電話問安志工,迄今也滿1年了。電話問安的過程,看不見長者,只能憑藉對話内容、音調來研判其身心狀況,以及喜怒哀樂等情緒判讀,我彷彿變成了密室中矇眼的武林高手,這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服務,所幸30年的職場歷練、天主菩薩的護持,讓我能夠順利完成任務,而每次逗獨居長者開心的過程,心裡頭笑得最大聲的就是我自己。        服務的前3個月是磨合期,彼此互不瞭解,12名長者要在1.5小時内完成電話關懷及相關紀錄,每名長者分配到平均3至5分鐘。短暫的時間内要掌握長者上週的所有狀況,以及討論需要協助的事項,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除非他們願意打開心房、接受我,而彼此的信任源自於「愛」,於是我發揮小傻瓜的精神,嘗試把「愛」傳遞出去。好友曾問我對於電話問安的服務秘訣,我只能說:「就把長者當做你的父母或親人,真誠對待就好,即便相隔千里之外,長者一定能感受得到這份關心與愛」。     12名長者就有12本難唸的經,不同版本悲歡離合的人生故事,每每在協助他們將難唸的經文轉念、導引至順暢之時,自己無形中也受到反饋,轉化了許多的執念習氣,提升了彼此心靈的安定與成長。在這一年裡,我有次因為急事而請假,有幾名長者特地致電來基金會詢問、關懷我的狀況,令人動容,我也非常感謝慧蘭社工,對我所提報長者各種疑難雜症,都能盡速熱心協助解決,讓服務順利及圓滿。     不論直接或間接服務,只要有愛相連便無礙,愛就像回力鏢,終將回到自己的身上,祈願獨居長者能夠「獨」而不「孤」,平安、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28916.html 愛的救火隊 愛的救火隊 文/個案管理員 陳玉君     某日,我突然接到張爺爺的媳婦來電,電話那頭的她慌張不已,表示「即刻、馬上,需要長照服務派遣居家喘息人力!」我深入了解之下,得知媳婦因臨時出現緊急狀況,導致急需長時間照顧人力,她著急又毫無頭緒,也不清楚坊間有自費看護的選擇,在別無他法之際,遂來電給她熟悉的個管員求助。在了解狀況後,我即刻從熟悉且有合作的特約單位中,找尋有提供24小時照顧人力的單位,也立即提供聯繫資訊給媳婦,最後有驚無險地的解決危機。     照顧需要支援,我能深深體會,我是一名母親,是2歲半幼童的主要照顧者。雙薪家庭的夫妻倆,沒有其他成年家人同住或在同一縣市,白天須仰賴保母系統提供日間的托育,晚間則自行照顧,這也是現代許多小家庭的生活寫照。在照顧孩子過程中,時常讓我覺得沒有真正的下班,下班回家後,還是繼續「照顧」的任務,盡力滿足及照顧孩子各種需求,我和長照的家庭照顧者處境極為相似。  當我有急迫需求需要協助時,想起若有人可讓我打電話諮詢,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感謝長照個管員的工作,讓我在工作裡,有機會成為被想起、被需要的那個人,提供家庭照顧者協助或指引。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28915.html 我與社服的緣分 我與社服的緣分 文/居家照顧服務員 朱若慈會踏進這一行,是緣分!   母親退休前是秋霖園日照中心的照服員,退休後不久便面臨父親生病,爾後開始使用居家服務,有照服員到家裡協助父親沐浴及陪同醫院復健,因著家屬的身分,我認識了長照2.0服務,進而對這行業萌發興趣,離開從事多年的幼兒教育本職,按部就班完成了照顧服務員訓練課程,也順利應徵上天主教社服中心的居家照服員,很有趣的是,我成了母親的後輩,雖然所在組別不一樣,但這層關係讓我很有安全感!   不知不覺在這兒已服務一年多了,很喜歡這裡的工作團隊與氛圍。在這一年多的日子裡,接觸到許多不同生命歷程的長輩、不同家庭的結構組成,成就不一樣的照顧互動與分工,有的老老相依、有的與子女享天倫;在相處的過程中,我獲得許多來自長輩的正向回饋,亦領悟人生道理,借鏡他們的人生經驗,作為生活中的模範與警惕。   最能激勵我心的是長輩的笑容,母親曾說過:「如果有能力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何樂不為?」這句話深刻影響了我,也更堅定於居家服務路上向前行。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28887.html 因了解而承擔~情緒支持團體 因了解而承擔~情緒支持團體 文/林素琦社工師 猶記去(111)年7月在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辦理的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工作坊中,主講者郭慈安老師向所有家照據點社工下戰帖,希望我們據點社工能為家庭照顧者辦一場專屬支持團體,因為最了解家庭照顧者的是「我們」,而不是外面的講師。 我自忖並抱著忐忑的心回應老師的挑戰,決定今(112)年的支持團體以「人生真味」為主軸,並與烘焙老師攜手,透過酸甜苦辣鹹香6種烘焙成品作為媒介,激發團體成員的感官,並由我帶領成員回顧人生中每個相似感官經驗的情境,期盼家照者能多點探索自己、感知自己,更多愛自己一點,並對自己的未來藍圖增加一些想像。 「酸」味讓大家一致發想就是「生活」,不論是照顧身心障礙的孩子或是照顧年邁的父母,都曾不斷地徘徊在找醫師、找補助、找機構、找看護等日常,這種沒有後援的日子,感覺似乎沒有停止的一天,回想一路來的艱辛,忍不住悲從中來,一下子有太多的人生故事可以傾吐,我真沒想到能引發大家這麼多深沉的情感。 而「甜」味從手作甜甜圈開啓,我看見大家對自己的手藝有很大的信心,甚至嘟嚷著希望未來可以開一間店,自己手做出來的甜甜圈實在是太迷人。進而分享最幸福的回憶時,一位家有身障兒的母親每日都因兒子的狀況很多,搞得家裡經常是烏煙瘴氣的,但沒料到女兒生日時,許下的生日願望竟是希望弟弟可以變聰明一點,這樣就不會被罵了,姊弟情深令這位母親動容,是一種喜極而泣的幸福。如此的幸福深度,竟激勵起大家決定一起「尋找幸福」,因為幸福其實在身邊,卻往往被忽略了。 經驗到「苦」味,總希望有苦盡甘來的時刻,有成員分享婚姻生活是苦的代表,因為會失去了自我,也有成員很害怕分享到這個主題,因為「苦」代表著病痛與折磨,看著摯愛的家人身心飽受病魔折磨,仍舊不敵死亡的到來。面對這段痛苦的經歷,取而代之的是更積極保持身心健康,生活中絕不勉強自己,並適時的放輕鬆,這樣的苦也帶給了大家超越的力量。 支持團體進行到一半,成員有這樣的深度討論,讓我備受激勵,很期待每一次與大家的對話,總能迸出不一樣的火花,擴展彼此的視野,讓我們擁有往前走的勇氣與力量,相信生命的藍圖即將大大的展開新篇章。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28870.html 替代役男的反思~福民,學習造福於民 替代役男的反思~福民,學習造福於民 文/替代役(232梯) 司福民  四月春曉,我脫下了西裝與領帶,抱著無限的未知感,踏入了成功嶺替代役訓練班,遠離了大城市的喧囂與繁忙,原本千頭萬緒的生活也被迫按下了暫停鍵,軍營裡的我開始抹去在社會中的種種標籤,從零開始學習起服從與服務,練習放下所有身段,去當個堂堂正正的役男。 漸暖的五月初,我進入新竹社服中心服務,第一次接觸到了許多亞健康狀態的老人家們,看著他們蹣跚的步伐與其辛苦的家人,我好似看到了台灣社會正邁入老年化的縮影,我開始想像著2、30年後的自己,當家人們也逐漸步入老年時,我也要開始學習如何照顧年邁的家人,從生活起居到吃喝育樂,樣樣都是需要協助與照顧的,細想這是多麼重要的學習,人們都會老去,終有ㄧ天我們都會成為那個需要被幫助的人。     在家庭服務部分,對我衝擊最大的是在家服組的任務,我首次接觸到了許多家庭正在面臨困難的人們,從失學少年到無依無靠的獨居老人,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辛苦艱困的人生故事,但他們依然努力地嘗試在這個社會中生活著,我透過對孩子們手把手的教學,期望能讓他們慢慢找回遺失已久的自信心,在ㄧ次次於醫院中穿梭陪伴服務的個案,讓他們知道自己還是有人在照顧著的,也讓他們對生命還有著些許期待與盼望,感動之餘我也願意每個月捐出ㄧ些微薄的金錢,希望給他們ㄧ點點的幫助,也感動有這群社工,願意在平凡的人生中,做著這些不平凡且充滿意義的工作。   我很感謝政府與機構能夠給我這個機會,讓我提早參與這些學習,透過這些服務也讓我開始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ㄧ切,雖然我能做的終究很有限,ㄧ個人的力量很小,但是服務眾人的心是可以綿延不絕地傳遞下去的,就像替代役的四大信念,落實愛心、服務、責任、紀律,透過人生中短短半年的時間裡,去了解社會上還有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人們,這些服務的經驗都將成為我未來人生的養分,讓我的人生重新開機,更謙卑地去面對未來生命中的種種際遇,謝謝你們讓我成為替代役。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788.html 好想要阿公陪伴著這個特別的日子…… 好想要阿公陪伴著這個特別的日子……     一份份暖心的古早味蛋糕小編收到來自臉書一位暖心的粉絲許願「好想要阿公陪伴著這個特別的日子……」原來她的阿公剛離開人世思念的心情讓她想化悲傷為力量轉而祝福其他的爺爺奶奶我們的爺爺奶奶聽到這段故事也好感動吃在嘴裡·甜在心裡相信暖粉的爺爺在另一個世界…一定也會過得很好的在這特別的日子裡㊗️福這位暖心的朋友生日快樂成為杜華之友支持我們 https://neti.cc/ov4BMRj#杜華社福陪你幸福#讓思念轉換成美好的祝福#生日天天都快樂#我們的爺爺說下次換他請暖粉吃蛋糕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20967.html 多一份防範,多一份安心 多一份防範,多一份安心 多一份防範,多一份安心  文/個案管理員 黃宇廷 疫情時代,與人高頻率接觸的社會福利工作者,正備受考驗。長照服務到底帶來更多壓力,抑或減少?相信這應該是近期許多家庭及工作者,共同困擾的難題。近期於訪視過程中,也讓我看見了,許多家庭照顧者,夾雜在家中長輩有照顧需求,但又擔心感染而不敢使用服務的兩難之中。某次家訪,家屬惶恐地不斷用酒精噴霧槍朝社工噴灑,並要求用最快速度完成訪談。更有家屬用質疑的語氣說:「疫情如此恐怖,社工你怎麼還敢來?」,家屬的反應,表現出對疫情的恐懼,而社會大眾對於社交接觸感到焦慮的現況,社工與家屬間的工作關係,更不易維繫。然面對疫情的衝擊,社服中心的社工、護理師與照顧服務員們,並沒有因此退縮,反之依然不畏懼地站在最前線。家訪前,除了做足防護措施,例如定期接種疫苗、備妥酒精、手套、面罩及口罩,機構更添購快篩試劑,並且請中心護理師同仁,就地舉行了一場快篩示範,期待透過員工的自我保護,能夠讓服務對象及他們的家屬安心。 而夥伴們在家訪評估過程中,也更加細膩地傾聽家屬的心聲與需求,透過反覆的耐心與溝通,討論出符合每個家屬心中最安心的關懷及服務計畫。相信這社會依然美好,抗疫的路上一點都不孤單,我們秉持「多一份防範,生活多一份安心」的精神,竭力做足了因應措施,縱然面對病毒的威脅,依然用正向的態度,努力開創生活中的安定感!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20966.html 獨居長者新春服務 獨居長者新春服務 獨居長者新春服務                                         文/社工員 崔慧蘭111年農曆春節前夕,獨居長者圍爐活動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停辦,對於獨居長者來說,每年的圍爐活動能吃上一頓豐盛的佳餚,真的很期待,而今(111)年這個期待落空了。幸好,新竹市政府集結10多個愛心單位的力量,為獨居長者準備新春賀禮,有保暖圍巾、刷毛毯、雞精禮盒及澎湃年菜,而我們的任務是把這一份份新春賀禮送達到平日關懷的獨居長者家中。分送年菜的那天下著雨,我和工作夥伴一早前往預定地領取年菜,馬不停蹄地分裝,並通知志工們前來領取,我們得在過年前把新春賀禮送達,感謝老天給了短暫雨停的天氣,讓志工不用冒著雨提著大包小包分送年菜和禮盒。獨居長者收到澎湃年菜時,臉上充滿著笑意,頻頻對志工道謝,有著豐盛佳餚,讓他們感到有過新年的感覺,也感受到暖暖的關懷與疼愛。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19859.html 我是指南針 我是指南針 長照A個案員是長照家庭的指南針  文/個案管理員 鄧伃娜     當女人嫁做人婦、相夫教子,直至子女長大成人、事業有成,理應是享受人生的時候。此時,丈夫生病倒下了,妻子因擔心影響兒女工作、家庭,而將「照顧」的責任全攬下來;這樣的狀況,在現今的社會中頗為常見。     在某次的訪視中,主角是一位長期照顧失能先生的林媽媽,她的神情、氣色,反而比失能的先生還要差,照顧壓力造成的影響顯而易見。而談到長照服務進入時,林媽媽卻為了要減輕兒女們的經濟負擔、不讓他們過於擔心,說:「我還可以做,做到我不能做為止,如果都給外人做,好像我沒盡到照顧的責任。」除了不想給子女帶來麻煩外,林媽媽也同時在意著世俗的眼光。這些內心出現的小劇場,著實影響著各種照顧決策。     什麼是照顧?是一天24小時、365天幾乎沒有時間休息,才叫照顧嗎?在傳統社會裡衡量一個婦女是不是「賢妻良母」,光看婦女是否能稱職地相夫教子、照顧家人,無形中,在這傳統的華人父權社會裡承受著太多期待。     傳統的想法裡有太多「應該、必須、不得不」的壓力,如果不這麼做,就容易被旁人投以不孝、惡妻的眼光。就算沒有旁人的評價眼光,自己的內心也不時產生罪惡感,覺得自己是否做錯了,或做得不夠好?     林媽媽放手吧!放過自己,妳若也倒了,是全家都跟著倒了。保持「剛剛好」的照顧就好,這段話不斷提醒林媽媽,學習適時的放手,除了讓子女學習分擔照顧責任外,也讓長照資源陪您度過照顧的漫漫長路。     個案管理員是管理個案長照的小秘書,也是陪伴、支持家屬照顧的指南針。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19858.html 是照顧,更是陪伴! 是照顧,更是陪伴! 作者與秋霖園長輩的日常互動 文/照顧服務員 陳慧君  來到秋霖園不知不覺就過了兩年,從未接觸長照領域的我,在媽媽的建議下毅然地踏進來了,很多人問我怎會想踏進這領域,除了家人的鼓勵外,最主要也是想看看自己能否找到屬於我的寶藏,並且有機會在工作的過程中,看見每個長輩都有屬於自己老化的樣貌。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那學到老是指什麼?難道只是多增進知識多學習嗎?!或者是能更進一步的學以致用!而在秋霖園服務長輩的日常裡,其實就能從中了解到什麼是真正的學到老與學以致用! 常聽到家屬跟我們說「你們好辛苦!」,但其實這些辛苦,換個心境,辛苦竟也能帶來滿滿的正能量。真的!在照顧的日常裡,每天都得迎接不同的挑戰,而我們在每天的照顧過程中,也就能一直學習著應變能力,從中發現自己在照顧上,能漸漸步入佳境、得心應手,甚至能在與長輩的互動中得到很多歡笑與快樂,這就是學到老!而在所有的照顧技巧中,我發覺「陪伴」是最有效的強心針,但看似簡單卻最難學習的也是陪伴,照顧是針對生理上的協助與照護,但陪伴是屬於心理上的照護,人的心理會影響生理健康,這是連貫性的,所以我們帶活動、陪伴散步、說話談心,很多小舉動都是為了讓長輩有心靈上的慰藉,有個溫馨的陪伴不但能替長輩帶來正能量,這樣的正能量也能反饋到照顧者。想要維持長輩健康延緩老化,除了身體照顧,陪伴是最好的良方,我相信只要撥一點時間陪伴長輩,其實就能帶給長輩很大的幫助與快樂,我也了解到這就是我要找的寶藏~把陪伴力量傳達給服務的長輩,更提醒自己要「學以致用」的運用在我們最親愛的家人身上。謝謝秋霖園可愛的長輩們,讓我有這個機會能從他們身上,好好的透徹這崮中的道理。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19857.html 我在巷弄站與阿公阿嬤閒話家常 我在巷弄站與阿公阿嬤閒話家常 作者為長者量測體溫文/兼職照顧服務員 鄒沁宜 在巷弄站與阿公阿嬤相處的時光,不知不覺已有三個月了,我每天一早的任務就是開啟巷弄站的大門,放起耳熟能詳的鄧麗君國民老歌,元氣滿滿跟阿公阿嬤打招呼,道聲早安。 每天一早都會幫長者測量體溫及血壓,確認其健康狀況,在這近距離的接觸與對話中,第一時間感受到每個長者初步的心情與情緒狀況,有些長者一早就元氣滿滿,笑容可掬的跟我聊天,有些長者則偶爾說昨天沒睡好,今天就不小心忘東忘西,忘記帶水杯了!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值日生」阿公,每天我一進大門,阿公就已經到巷弄站了,是每天第一個來上課的「老學生」,我都笑說阿公以前學生時期一定也是每天最早進教室、每學期領全勤獎的好學生呢! 阿公一早到巷弄站,會在菜園裡幫忙澆水、除草,甚至還會幫忙清掃落葉,當我看到阿公在整理環境時,他會很謙虛並小聲地叮嚀著我「不要去跟別人說我做這些事情呦!」我笑著回覆他:「您是我見過最謙虛、最低調的助人者啊!我可要多多向您學習。」 在巷弄站服務,我每天與長者一起學習、相處著,就好像跟家裡的長者家人一般自然而溫暖,跟著社工與志工們,我學習到很多與長者相處互動的經驗,巷弄站的服務精神是動腦、動手進而預防延緩退化,並讓長者參與社區活動、結交朋友,是提供讓長者開心、家人放心的好所在!之後的日子,我會秉持巷弄站的服務精神,陪伴長者一起同樂、一起學習、一起慢慢變老。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19670.html 家務指導服務~蓄力,再出發! 家務指導服務~蓄力,再出發! 小羽(左)在家務指導員陪伴下於本會的烘焙教室學習家務技巧                                                                                                                                                                             文/社工員 沈翠倫 「我很喜歡來這邊上課,因為在家裡煮飯不但沒人教我,還要擔心小孩一下好奇來碰瓦斯,一下又要排解另外兩個大的吵架、打架…而且在這裡,你會叫我的名字小羽(化名),不會像大家一樣,都只是叫我○○媽媽,所以我很喜歡,這一切讓我覺得就算是煮飯,也可以很放鬆!」,在第四次的移地家務指導課程時,小羽突如其來的這樣對我分享著,臉上也出現一抹淺淺的微笑。     仔細回想,育有三名幼子的小羽,從孩子們陸續出生後,生活時間幾乎都是在照顧孩子們的節奏中度過,而「小羽」也彷彿一點一滴的被「○○媽媽」替代了,而這一切,此時此刻,仍屬於「現在進行式」,難怪她每日都充滿疲憊感受,一刻不得放鬆,隨時都是緊張及焦慮的緊繃情緒。     在家務指導的過程當中,除了評估家庭事務管理能力外,社工更須考量被服務者內在需求,讓服務過程不是上對下傳達訓練導入,而是透過平行式的陪伴、討論,以賦權為核心,使觀念及技巧得以有效的傳達給被服務者;過程中,透過親臨實境的過程,才能深入體會與了解被服務者所面臨的困境為何,社工在此情境中,與服務對象一起滾動式調整、一起嘗試其他的可能,此時社工所給予的同理與情緒支持,是包含社工本身,亦即雙向復原力,是社工與被服務者透過彼此互動,才能慢慢地滲入、扭轉,甚至達到強化被服務者的家務能力。      家務指導,協助的不只是看得到的家務技巧,很多時候也是在修復著被服務者受過傷的心,能讓疲憊的生活狀態,得到被支持的力量,然後才能蓄力,再出發!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19668.html 心態調整,勇往直前GO! GO! GO! 心態調整,勇往直前GO! GO! GO! 作者陪同長照使用者外出散心                                                                                                                文/居家照顧服務員 曾瑞榮 說到「照顧服務員」,給大家的感覺是很辛苦的工作,事實也確實如此,常常會有家屬問到:「你們每天這樣跑來跑去照顧老人或是身心障礙者,累嗎?」我會回應:「沒有哪一個工作是不累的,只是看自己是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個工作。」如果把工作當成使人感到快樂的一件事,這樣思考,工作起來也不那麼感到累了。 對於「照顧服務員」,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份要花費比一般人更多耐心的工作,是啊!當服務對象發脾氣時,我會盡量安撫,細想一下覺得對方不一定是真的對我發脾氣,反倒是感受到他們的力不從心,難免自怨自艾,沒有人真的願意變成需要被他人照顧的模樣,我嘗試從服務對象的角度去看待、去理解,學會釋懷,笑笑面對而不跟著生氣。 現今忙碌的社會,年輕人要上班賺錢,很多家庭變成長者照顧長者的情景,多數照顧者身心上相當疲憊,不斷反映快要累垮了,縱然很累,為了家人也是硬撐著,讓我倍感心疼!當阿公阿嬤看見我到的時候,他們很開心,我的到來讓他們可以稍稍喘口氣,做做自己想做的事,還會跟我天南地北聊聊,慢慢地舒緩了不愉快的心情。因此,我體會當我待他們如家人,相對地,他們也如此對我,心中不禁揚起一股暖意。 服務中,互道一句「辛苦了!」在彼此心中得到的支持,久久迴盪不已,心態調整了,勇往直前,一切都不是問題。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119412.html 照顧路上,一起向前 照顧路上,一起向前            水嬤望著「起家厝」 文/個案管理員.督導 連銘聰 「連先生,我媽媽又開始混亂了,一直懷疑居服員或鄰居偷東西,我試圖向媽媽解釋,媽媽卻罵我幫著外人,我該怎麼辦?」電話那頭是珍珠阿姨的聲音,帶點沙啞與哽咽。 61歲的珍珠阿姨嫁至竹南,幾乎每日從竹南不辭勞苦地騎機車往返新竹市,就是為了盡孝道,盡量滿足水嬤的需求,而87歲的水嬤育有一雙兒女,兒子多年前因病過世,珍珠阿姨是水嬤唯一的照顧者,她曾想把水嬤帶回去就近照顧,但水嬤過去在東門市場做生意,歷經喪偶、退休,仍眷戀著這個「起家厝」而不願搬離,堅持獨自居住在不到4坪大的老舊套房,說是套房,倒不如說是一個僅有盥洗、如廁功能的空間罷了!更何況屋齡已超過100年,屋內陰暗潮濕,夾雜著水嬤生活自理困難造成的異味,對一般人來說,很難想像這是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地方。 水嬤的失智症越趨嚴重,讓珍珠阿姨的照顧壓力如排山倒海而來,就在今年農曆年前,珍珠阿姨在前來探視水嬤的路上,發生了嚴重車禍傷及腦部,緊急開顱手術保住一命,卻造成不良於行、腦壓不宜過高等後遺症,在照顧水嬤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個管員與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的何社工,趁此機會再跟珍珠阿姨討論水嬤的後續照顧,並建議機構安置,否則以她目前的身體狀況,實在不足擔起照顧責任,就算有居家服務每天進入協助水嬤,每天也只有1至2小時的協助,分擔照顧的效益不大,原先珍珠阿姨同意機構安置的申請,但又捨不得、覺得自己不孝而不斷猶豫,遲遲無法下決定。 近日,水嬤因天氣變化、情緒行為越發嚴重,也讓珍珠阿姨每天時不時接到鄰居的來電抱怨,再次表示願意重啟機構安置申請,而個管員與何社工,也將陪伴這對母女繼續完成這段過程。珍珠阿姨的情境讓人心疼,長照服務也會有使不上力之處,在照顧能力較薄弱的家庭,更加窒礙難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一路上繼續陪伴,一起向前。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09.html 幸福的老境值得學習 幸福的老境值得學習 照服員協助曾阿嬤吹乾頭髮文/照顧服務員 郭美華      「嗨,妳來囉!」每次來曾阿嬤家服務時,總會聽到她的親切問候聲。94歲的曾阿嬤有一子長期在台北工作,是經營照相館的攝影師,隨著阿嬤的年紀越來越大,某次不小心跌倒受傷了,兒子為了照顧她必須往返台北、新竹兩地,後來兒子決定退休搬回新竹同住,能就近照顧她、陪伴她。      曾阿嬤的想法正面,每次在看電視新聞時,總會再問我新聞內容,因為她有點重聽,我向她重複敘述新聞內容,然後阿嬤說岀她自己的看法,對於那些不務正業的啃老族,老是伸手向父母親要錢、要不到錢就傷害家人的青年,種種誇張惡劣行徑,讓阿嬤嗤之以鼻。而曾阿嬤的童年過得辛苦,家境困難沒機會繼續讀書,她覺得現在的小孩真的很幸福,父母親辛苦養育、哉培子女,卻換來不孝的對待真的很不值!      後來,曾阿嬤說:「還好,現在的社會福利不錯!我們老人有老年年金可用,又有居家服務的幫忙,生活過得很舒適、很自在!」。她的腦袋仍清晰,思考清楚,也擁有好人緣,平時為人和善,待人處事也非常圓融,與鄰居間像家人一樣互相關懷、照顧著。我應該向曾阿嬤好好的學習,用將心比心的態度、多寬容待人的處事方法,讓自己更加圓融、圓滿。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08.html 牡丹花盛開的感謝 牡丹花盛開的感謝 家屬親手繪製的感謝卡文/鄧伃娜 護理師      那天,接到一封家屬親手繪製的感謝卡,打開信那一刻,盛開的牡丹花印入眼簾,一筆一畫盡是家屬真摯的感謝,心中頓時湧入滿滿的暖意。      承接新竹市長照A級社區整合中心的業務後,響不停的電話聲、訴不盡的照顧需求,電話那頭帶著急躁、不耐煩甚至責備的口氣,我們一定都是耐心聆聽、同理回饋,並抽絲剝繭找到最適合對方的服務,原以為這只是工作上的本份,沒想到卻是家屬心中穩定的力量。     84歲的吳奶奶,先生與兒子相繼過世,今年3月下旬,女兒提出長照服務申請。奶奶自述幾年前曾走樓梯跌坐在地上,當時並不覺得有任何異狀,今年年初都還能簡易自行備餐,但2月起突然感到腰部疼痛難耐,到醫院檢查原來是脊椎壓迫所致,奶奶年紀大,醫院不建議手術,奶奶只能持ㄇ字助行器步行,有時一用力還會痛到尿失禁,只好長期穿著復健褲,奶奶後來光是走路、如廁就困難無比,更別說是洗澡,而同住的媳婦需上班,得等到下班後才能協助吳奶奶沐浴,但媳婦長期在工作與家庭間奔波忙碌,身體狀況也出現警訊。     某日下午電話響起:「請問我媽媽的申請通過了嗎?何時可以來我們家?我大嫂身體不好,沒辦法再幫我媽媽洗澡了…」聽到吳奶奶女兒的不安與煩惱,我耐心安慰著,無奈居家服務人力不足,我告訴女兒:「可以先使用居家喘息,協助媽媽洗澡,也有一些時間陪伴媽媽說說話。」當下我快速媒合居家喘息服務單位,並在單位與家屬間不斷溝通聯繫,期望能讓吳奶奶得到需要的服務,也讓家屬減輕壓力。5月底開始了每週一、三、五下午3小時的居家喘息服務,同時我仍繼續找尋可長期提供居家服務的單位,直到6月中旬總算媒合到單位,穩定提供吳奶奶居家照顧。     「感謝妳初接電話時,不厭其煩的答覆我的疑問,並耐心幫助我申請家母行動不便居家照顧的需求……」,看見女兒字字句句的感激,讓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了,這一張親手繪製的謝卡是如此的溫暖動人,帶給我持續服務的動力與信心,未來可以更有耐心去面對家屬及長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16.html 還好有你,真的是小幫手! 還好有你,真的是小幫手! 范先生經社工員的協助代辦,領到了急難救助金。文/社工員 李佳庭      猶記106年度裡服務的每一位長者,有的轉銜到長照服務,有的家屬聘請外籍看護工照顧,有的恢復自理能力。每每到長者家拜訪,他們總是帶給我笑開懷的臉龐,讓我更有動力在工作崗位奮鬥。      某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醫院出院準備部的護理師擔憂著因嚴重車禍,導致雙下肢大腿粉碎性骨折、左胸下方肋骨及左肩胛骨骨折,病況一度危急在加護病房治療的范先生,出院後有著照顧問題、經濟壓力及申請急難救助的需求等,一切將由國中的兒子去面對。懵懂的國中生,該如何照料范先生呢?這時候護理師想起「照顧小幫手」服務。      范先生居住在先前工作的旅店,我初次拜訪時,他只拿著「馬上關懷急難救助申請單」及相關資料,說著:「目前先幫我代辦這個就好,其他的再看看,吃東西、洗澡有旅店人員跟我兒子可以幫忙」,他的防備心很強,不願意與我交談太多。由於申請「馬上關懷急難救助」及「中低收入醫療補助」所需文件,需要補件或提供更精準的資料給區公所,我得時常拜訪范先生,某次拜訪逢旅店的尾牙活動,旅店主管邀請他參與,但范先生低頭喪氣的道:「我坐輪椅,去吃尾牙有甚麼好的,只會掃他人的興」,我向他分享在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是輔具,例如:老花眼鏡,也是輔具。雖然大眾會以異樣眼光看待「輪椅」,認為那是有缺陷的人使用的,其實只是個輔助生活的器具。在一連串的談話,我漸漸地感受到范先生的防衛心減弱了,願意分享以前工作往事及家庭狀況。      在我歸還申請證件給范先生時,他很開心地向我道謝,並表示「還好有你,真的是小幫手」!感謝有我能幫忙代辦、代送文件,好讓就讀國中的孩子不必處理這些事情而向學校請假,也避免耽誤到讀書進度。范先生還開心地分享,即將要返回高雄與母親一起度過農曆春節,等到兒子要開學才返回新竹,並預祝新年快樂,期許我能有更多機會去協助新竹在地的長者,解決他們的問題!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06.html 你是我生命中的天使 你是我生命中的天使      文/社工員 許琦嫻      58歲的陳先生鑽研整骨復健多年,經常被邀請至各處演講,並在家中自設推拿工作室賺取收入,與妻育有1子2女,原本家庭圓滿、一切順遂,不料94年2月陳先生發生重大車禍,脊椎損傷造成下半身癱瘓,僅能以輪椅代步,全家瞬間陷入愁雲慘霧之中。      陳先生表示過去他忙於工作,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很少,沒有好好教育他們,導致他們的生活慘不忍睹;長子因黑道、毒品、債務等問題入獄服刑,長女也因煙毒案入獄,陳太太因子女都入獄服刑、長子債務糾紛、陳先生的照顧壓力等,心情大受影響,長期失眠精神不濟,狀況令人擔憂。      陳太太某次陪同陳先生就醫時,獲得居家服務的資訊,立刻致電照管中心申請,並由居服員路大哥提供服務,協助陳先生沐浴、簡易被動式肢體關節運動。第一次到陳先生家,路大哥親切地與他互動,並開始執行沐浴服務,過程順利,陳太太偷偷地把社工拉到一旁說:「我先生一直不喜歡陌生人來家裡,更何況是幫他洗澡,他這麼愛面子的個性一定不能接受,如果過一陣子他還是不能適應,就停止服務好了!」      一個禮拜過去,社工詢問陳先生的服務狀況,路大哥笑著說:「我們很有話聊耶!我知道他推拿很厲害,一直向他請教,他成就感來了,心情就好了,我們兩個互動就像兄弟一樣!」聽到路大哥這麼說,社工鬆了一口氣,並打電話給陳太太,陳太太說:「居服員真有辦法!我先生都好期待他來,真的很謝謝你們!」      102年1月中心舉辦弱勢家庭募款愛心園遊會,路大哥說:「我想請陳先生和他的家人來設義診攤位,幫一些民眾做推拿。」我們對此建議認同不已,園遊會當天陳先生帶著他過去同行的老朋友及家人們到中心擺攤,當天做推拿的民眾對陳先生的技術讚不絕口!此時,陳太太又偷偷把社工拉到一旁說:「我好久沒有看到我先生這樣笑了,他的自信笑容,就跟以前人家喊他『陳老師』一樣,真的好感謝路大哥、好感謝中心,謝謝你們!」園遊會結束,陳先生和陳太太將當天收到的現金和點券全數捐給中心,作為服務弱勢家庭的經費。      陳先生從一個需要他人幫助的「失能者」,成為了一個能付出、幫助別人的「使能者」,他笑著說路大哥是他生命的天使,今後也要學習路大哥的精神,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03.html 互動中改變,一起進步能更好 互動中改變,一起進步能更好 照服員明燕協助霍先生家務清潔文/照服員 李明燕      我曾經在前往失能長者家的途中,看到霍先生自己一人划著輪椅,身旁有狗兒相伴,在馬路上穿梭來往,沒想到有這麼一天被安排到霍先生家來提供居家服務,跟他很有緣分。      霍先生獨自居住老舊房舍內,每月僅靠兒子寄回來的三千塊及政府的補助金度日,在親人遠離的狀況下,整日封閉在家,對外人極不信任,甚至憂鬱到有自傷的念頭。對於金錢儲蓄觀念薄弱的他,時常使得自己的經濟拮据、入不敷出,霍先生的健康狀況也不好,不喜歡活動,導致長時間下來肌肉無力,連上廁所都倚賴尿壺就地解決,且菸癮很大,1小時要抽上五、六根菸,就連家庭醫生到府看診時,也勸他少抽點,這是會嚴重影響肺功能,容易感到喘的。      一開始,我覺得霍先生的問題是他自己造成的,與我不相干,只要把我的工作做完就好,但長期相處下來看到霍先生的日常情形,我慢慢感到不捨,開始願意聆聽他的生命故事,並決定與霍先生溝通,從改掉飲用水開始,買礦泉水的習慣改成煮沸自來水來喝,再來協助霍先生煮稀飯,代替以往早餐都吃糖份高的瓶裝米漿,希望從這些小地方做起,幫忙他的開銷能節流,也多陪霍先生去公園跟附近鄰居互動,讓平時情緒比較負面的他,有個轉換心境的地方。      霍先生的年紀才屆滿65歲,因為害怕跌倒更不願多走動,減少了自己行走到戶外的機會,讓人覺得很可惜,在服務他的這半年多期間,我都會設法在互動中,協助霍先生做一些的改變、一起進步,期望未來他的生活各方面能更好。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00.html 中年婦女投入居家服務 找到生命新活力 中年婦女投入居家服務 找到生命新活力 玉媚(右一)陪伴服務對象就醫口述/居服員 林玉媚採訪/社工員 陳玉君文字整理/公關專員 董秀英      87歲的楊奶奶在居家服務員林玉媚離開前問說「妳下次什麼時候來?我沒有妳不行唷!」,林玉媚從去年3月開始,每週5次到楊奶奶家中,幫忙打掃環境、洗衣服、陪伴散步及情緒支持。讓清寒獨居的楊奶奶可以繼續在自己的老家生活。     居家服務不同於一般職業,必須直接面對不同個性、情緒、需求的失能者,光有熱忱是不夠的,還要有愛心及耐心,每日一家接續一家的提供居家式照顧服務,讓玉媚的生活變得很有規律,除了盡心提供照顧服務之外,也要隨時耐心傾聽,擔任失能者及家庭照顧者的心情垃圾桶。她曾遇過被服務對象訓話20分鐘,得耐心地讓對方傾吐不滿的生活大小事的經驗,不過也有像楊奶奶一般的服務對象,期待著她的到來。      11年前,林玉媚選擇中年就業投入居家服務工作,沒想到在這個職場工作這麼久,她驕傲地說:「我連續7年得全勤獎耶!」認真負責任的她,有著7年來工作、訓練、會議從未缺席的紀錄。11年來有約100名失能者,因為有林玉媚的照顧而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家中生活。      從事居家服務員工作,讓林玉媚經濟自主而無須向家人伸手,感到很有尊嚴,並從工作中體會到人都會老,提早知道年老後的自己會變成何種樣貌,有機會做好心理準備面對「老化」這件事。另外,有一群同樣工作的姊妹們,大家彼此關心,遇到問題一起解決,不覺得是在孤單奮鬥,就像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因著與工作夥伴的情感,讓她得以持續穩定工作,這是她職場生涯中做得最久的一份工作,林玉媚說:「我相當熱愛居家服務員這份工作!」。      歡迎領有照顧服務員職前訓練結業證書者,加入居家服務員的行列,做個快樂的助人者。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15.html 暴風雨下展開幫助的傘 暴風雨下展開幫助的傘 照服員協助彭爺爺運用輔具移位到座位上文/社工員 李佳庭      涼爽的午後,辦公室充滿此起彼落的電話聲,社工員接到新竹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來電,彭爺爺經過初步篩選未符合使用長期照顧服務資格,但短時間內有照顧問題要解決,所以申請了「照顧小幫手」服務。      社工員從照管專員的口中得知家屬忙於工作,高齡82歲的彭爺爺平日由彭奶奶照顧,他的生活大小事非常依賴彭奶奶。社工員初次見到彭爺爺時,了解歷經第3次腦中風的他在醫院治療將近1個月,身體已癱軟無力,整日躺在病床上。出院返家後,洗澡都要由彭奶奶幫忙,導致奶奶的腰部疼痛不已,貼心孝順的兒子想要讓彭奶奶喘口氣,好想幫彭爺爺洗澡,幾經說服都讓彭爺爺打回票,直到年邁81歲的彭奶奶向他訴說:「我的腰閃到,真的好痛,實在沒辦法再幫你了!」,彭爺爺才不再堅持,勉強接受他人的協助。      社工員與家屬討論了照顧計畫,媒合了受專業訓練的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協助彭爺爺洗澡及陪同運動,讓原先臥床導致下肢耐力不佳、不願意他人協助的彭爺爺,經過簡易運動已經能自行使用助行器行走,甚至是有人在身旁看顧安全的情況下,不使用任何輔具來行走,彭爺爺還會問:「今天怎麼沒有人來服務?」,原來是他記錯了服務時間,也時常向家屬透露期待照顧服務員到家中的服務時間。其實,彭奶奶的腰傷要穿戴護腰來減輕疼痛,偶爾會尿失禁,偶爾會把剛剛做的事情忘記了,小女兒因此辭職獨自照顧兩老,社工員除了解決彭爺爺短期的照顧問題之外,同時提供了二手輔具-輪椅、有輪馬桶椅,讓家屬平時能省力地照顧彭爺爺,也給予家屬情緒支持,提供照顧、失智症的訊息或課程,讓家屬對失能、失智有多一點的認識及準備。      家屬非常感謝照顧服務員的細心協助,更感謝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贊助本中心「照顧小幫手-新竹市社區長者家庭支持服務」,使得無法進入長照服務的彭爺爺獲得及時的協助。讓我們一同展開傘,協助社區長者及其家庭度過照顧的暴風雨吧!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48.html 糾結的家庭關係-談青少年毒品防治 糾結的家庭關係-談青少年毒品防治 文/雲起心理成長中心 呂謂正臨床心理師      毒品氾濫問題嚴重,尤其是青少年染毒及新興毒品的興起,讓政府正視這一個區塊的嚴重性,也撥下大筆的經費進行毒品防治。但花錢容易,真的會有效果嗎?常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很多人認為要嚴刑重罰,又或者是把問題都推給政府、社會,這其實都容易混淆方向。任何一個問題的形成一定有它的背景因素,以心理師20年的輔導經驗來看,從家庭著手應該是一個比較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家庭對青少年而言同樣也是這個道理。不可諱言,很多青少年是被家長逼離開那個家的。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得不到認同、得不到肯定,情感疏離或是親情勒索,家對他們而言是一個沉重的地方。外面的朋友就不是了,吃喝玩樂、成群結黨,人數多了誰都不怕,從吸毒變藥頭,金錢流動性大,經歷了平常人一輩子都不會經歷過的生活模式。跟家比起來選擇哪一邊,相信答案不言自明。更遑論從破碎家庭、失功能家庭出來的孩子,他們連選的機會都很少。      單純批判無法解決問題。心理師認為要協助這些孩子自須先分流,將家庭先分成有無功能兩邊。針對有功能的家庭進行家庭教育,就是現在的強制親職教育,但是內容真的需要精進。先同理家長的情緒,因為這些家長累了、倦了、生氣了、灰心了,真的需要有人協助他們整理情緒。之後才是親職教養能力的提升以及教養需求的專業補給站。      那失功能的家庭呢?硬推這些孩子跟這樣的家庭連結,後果往往就是綁著一起死,更加沉淪。如何跟過去道別、說再見!個別心理諮商、職業訓練、包容團體在這個時候就很重要了。家庭當然重要,但是家庭也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組成,雖然過程會有挫折、有心酸,但我們就在你身邊。唯有提升自我效能,才是讓一個人擺脫過去、看到未來的最好方式。      過去毒品防治還有一個很大的盲點就是討論「誰的錯?」,要求犯錯的人先認錯,接下來拿出更好的態度來讓別人看,殊不料最後的結果是人家根本不吃這一套,然後我們再苦苦哀求人家接受我們的協助。家長,甚至專業人員都會出現這樣的盲點。心理師認為沒有對錯,只有未來的日子想怎麼過,只有大家如何一起努力,然後就去實踐它,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10.html 長照無英雄?! 長照無英雄?! 照服員維護失能長者的移動安全文/居家服務督導員 曾小玲「我已經是要被照顧的年紀,還得打起精神照顧我婆婆。」馬奶奶向居督員緩緩道出她的照顧心聲和申請長照服務的歷程:      我72歲了,上個月婆婆坐在床邊不慎滑到地上,第二天痛得無法下床,到大醫院照X光說是尾椎骨有裂縫,醫師討論婆婆已經95歲,不建議開刀,要我們下個月再回診看看是否能自然癒合。返家後,婆婆經常痛得無食慾、癱軟在床,意識不清又大小便失禁,我才剛幫她換完尿片,一下沒看到,婆婆好似小孩般玩著排泄物,地上、被褥沾滿糞便,一天中我得更換婆婆的衣服、清洗床單好幾次。      我請老公當照顧替換手,老公也74歲了,平時很少操持家務,更不懂得照顧人,一下子沒耐心就對婆婆大小聲,左鄰右舍不是親戚就是老鄰居,我好擔心被人當笑話,樣樣硬撐著自己來,沒日沒夜地終於也受不了,早年脊椎舊傷也發作。老公曾詢問是否使用政府的居家服務,也許可提供全日或夜間的照顧協助,但是政府的服務能量有限,若是全日照料的方式則建議採用外籍看護工。      於是,我走進外看申請的森林裡,原來婆婆一向健康,在大醫院並無太多病歷,醫師無法立即開出巴氏量表,要先帶婆婆到家醫科看診幾次再說,想不到申請外籍看護工也是條漫漫長路,我跟婆婆一樣都年老了,帶婆婆出門看病一趟,對我們都是折騰啊!      老公無奈地說:「放棄吧!」,真希望政府以後可以考慮讓我們高齡老人申請外籍看護工的手續能夠放寬些,調整更為便民些。最後,選擇使用短時段的居家服務,當來訪的社工關心我家的情況,聊到我家有長壽基因,但我清楚告訴她:「人無須長壽,要健康能四處活動,活得才有品質。」我感激社工能聆聽我的心聲,也謝謝派來的照顧服務員親切地幫忙我婆婆洗澡,及時分擔了我的負荷。      在照顧的漫漫長路上,每個人依自己所能做的,付出照顧的力量,沒有人想當神力無窮的英雄,只期盼讓家中的長者在家安心養老,也期盼屆時年老的自己,能獲得適切的照顧。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05.html 用心陪伴你 用心陪伴你 實習生(左)陪同社工訪視文/社工實習生 王靖雅     「如果可以,我實在不想麻煩人。」一位93歲許爺爺感慨地說著。      炎熱的午後,我隨同社工員拜訪許爺爺,聆聽著他隨著軍隊孤身來臺,經歷陸軍的軍中生活,打造出一個家,養育子女成年,到了年老選擇獨自生活,某日跌倒在地且無力爬起,他感謝上帝讓人發現了他,在生活周遭存在許多的危機,最大的期盼是希望有個人能來看看他。      我看著許爺爺眼睛發亮地述說年輕往事,分享與子女們的回憶,體悟到許多長者需要的是一份尊嚴與價值,透過短期照顧服務的協助,完成沐浴、外出等日常生活事宜,除了讓長者有好的生活品質,更讓其建立、維持自身的價值。      在居家服務組實習,讓我學習如何為長者提供適切的服務,聽到長者及其家屬對服務與工作人員的感謝,讓我真心佩服用心為長者設身處地的每位工作者,期許我未來也能成為這麼棒的社工,運用自身的專業及經驗來滿足長者的需求。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14.html 暫時忘卻殘破不堪的自己 暫時忘卻殘破不堪的自己 寶珠奶奶的創作成品文/社工員 李佳庭      熱情驕陽高掛的早晨,社區長者伴隨著嬉鬧的笑聲,來到中心參與「樂齡藝術村」活動,其中一位長者-寶珠奶奶,態度嚴肅且高傲,初期參與課程時,說話有所保留、防備心重,多半在觀察他人。      活動到了中後期,經過6週的時間,寶珠奶奶逐漸融入團體裡,其笑容越來越顯而易見,甚至找到氣味相投的好朋友。在舉辦畫展的時候,其與好朋友互相讚許彼此的畫作,也能心情平靜地與社工員分享自己的經歷及生命旅程。原來在熱情、樂天的外表下,寶珠奶奶埋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心苦」,面對著家中多位兒子的語言暴力及財產糾紛,連最天真的孫子亦無法親近,甚至孩子無意願負擔其生活費。      社工員擔心其未來的生活狀況,心中盤點可協助連結的資源單位,希冀能幫助到寶珠奶奶,其告知已有社會處人員介入並提供相關資訊,當社工員感謝寶珠奶奶的分享,正想給予鼓勵時,寶珠奶奶說道:「不要擔心我,我很開心可以來參加這個活動,也很開心能認識妳,謝謝妳願意傾聽我的故事,雖然我的老年生活不是很順遂,但是來到這裡,讓我能暫時忘記殘破不堪的自己」。語畢,寶珠奶奶不斷強調「樂齡藝術村」一定要繼續辦,她還要來參加。      誰都想在人生的最後,享受著含飴弄孫、子孫滿堂的歡樂時光,在現實生活中仍有些長者是無法得到的。若您在社區中發現需要情緒支持,或是照顧需求的長者及家庭。歡迎來電(03)522-4153分機317李社工,我們提供照顧諮詢、資源連結等,一同為社區長者努力,伸出陪伴的手。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01.html 互相扶持的居家照顧服務 互相扶持的居家照顧服務 照服員協助失能長者翻身拍背文/居家照顧服務員 羅雯      猶記剛進入居家服務時,第一次遇上狂風大雨,大雨透過雨衣像針刺著我,手指緊握著摩托車的把手,深怕被狂風吹到田裡,在這樣危險的處境,我哭了,心想為何我要選擇這個行業,那天是106年5月的某日。      又憶起服務蕭阿姨的那些時刻,她能自行拿四角拐杖、緩慢地打理一些簡單的生活瑣事,有天她拉肚子不好意思要我幫忙倒便盆,我依著她的意思讓她自己處理,便在她身後維護她的安全,不料便盆要倒馬桶的一剎那,便盆整個翻倒、灑滿整個浴室。我當時愣了1秒,抬頭看見的是蕭阿姨求助的眼神,我立馬安撫著她說:「沒關係!沒關係!我來就好。」後來,我們一同到公園聊天,吹著風、看著樹,蕭阿姨看著我,以微笑表達了所有的謝謝,在幫她剪指甲時,她怕我熱便用扇子幫我搧風。此時的我,明白了我與長者是種信任、互相照顧的關係,這種關係也是讓我持續服務下去的動力。      每次服務,我會用心去規劃,每次與長者瞬間的連結,跟著對方的步調走,就可輕鬆的「同在」。在乾淨舒服裡,也在安心的咀嚼長者的過往,能記起的皆是快樂的事情。對生命的痕跡,開心地回味,快樂沒有公式可依循,這也是我喜歡居家服務的原因。      在社服的大家庭裡,能給予我專業的知識跟能力,讓我能更輕鬆的面對每一位失能長者,每回有需要,中心也立馬幫我處理、讓我更順手,非常感恩每一份支持,而我願成為一位溫暖的智者,帶著感恩,走向美好人生。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47.html 從時髦走入平凡 從時髦走入平凡 志工與長者製作手工藝獨老志工/連貞秀      98年9月從我接第一個關懷獨長者案子開始,到現在也有7~8年了。剛認識阿菊阿姨的時候,在她的住處都可以看到一些美美的個人照片,我問阿姨照片中的人是誰?阿姨說:就是我啊。阿菊阿姨是一個時髦愛漂亮又很會跳舞的人,94年阿菊阿姨因朋友的關係,離開五光十色的台北來到新竹定居,阿姨的年紀跟我媽媽差不多,巧的是也姓朱,所以我跟阿姨很投緣。      阿菊阿姨兒女雖多但只能說無緣,目前她是靠政府的補助過日子,還好大姐的兒子對阿菊阿姨不錯。阿菊阿姨生病需要住院時,這外甥會幫忙安排醫院、繳醫藥費等等。目前租屋處的房東人也不錯,房東的外勞會在阿姨生病時來家裡幫忙,偶爾還會煮東西給她吃。其實阿姨是一位愛乾淨又有愛心的人,之前,住西大路時還會去幫忙煮飯給一些人吃,現在,住園後街也很照顧左鄰右舍,遇到需要她出力的時機,只要阿姨有能力她都一概不會拒絕。只可惜好景不常,前一陣子與鄰居因為一些誤會搞得烏煙瘴氣,我常常去陪伴、聽聽她吐苦水,同時用心的勸勉阿姨。但也要阿姨自己想得開才能放下,目前阿姨心情比較平穩了,我想她需要一點時間吧!      這些年來,看著阿菊阿姨居無定所接連搬了三次家,還有頻繁的進出醫院,還好阿姨自己想得開,她連自己的身後事都不願意麻煩兒女們,只能說阿姨認命了吧!目前的阿姨只想去她沒去過的地方走一走,但因體力有限又沒伴只好放棄,有時會參加社區的旅遊,鄰居會陪她去、照顧她,可見阿姨做人還算不錯。最後祈願阿菊阿姨可以遠離病痛、少點折磨,平平安安地走完她的人生旅程。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46.html 探究每樣的不可能 探究每樣的不可能 社工(左)與陳奶奶開心合影文/社工員 陳宥穎      這天是個悠閒的週五,櫻花町的長者們正專注地寫著書法,靠近窗邊的一位奶奶低聲地說著「唉唷!我不要寫了,收起來好了。」社工詢問奶奶後,得知奶奶對於自己的作品沒有信心,社工跟奶奶說「我也不會寫書法,不如我們來畫畫好了。」於是,便拿起了毛筆跟新的紙張,詢問奶奶是否願意一同作畫,奶奶同意,但還是沒有自信不知道要畫什麼,我便想起在職訓練-藝術課程,老師曾教導過,在帶領長者藝術創作時,可以先從簡易的畫圓圈方式開始,慢慢建立長者自信,等至長者熟悉筆的拿法後再嘗試新的作圖,於是我將這樣的作畫方式教予奶奶,一開始奶奶還是很沒有自信認為畫什麼都不像,但社工告訴奶奶只要妳覺得它是什麼便會是什麼。後來我們從畫圓圈開始到想要畫出青蛙,社工一筆一畫,奶奶也是一筆一畫的跟隨著,畫完臉後才驚覺與當初腦中的青蛙似乎有些出入,不像青蛙倒像猴子,奶奶聽到後笑開懷也欣然接受。直到最後,我們共同擁有各自的畫作,奶奶也很願意接受下一次我們再共同創作的邀請。      雖然只是一個短時間的小活動,但對每位長者來說都有無限的可能,可能要嘗試不拿手的事物或從未接觸過的東西,但只要我們給予長者多一點關心,把事情轉換個方式,幫助長者建立多一點的自信心,相信我們都能夠探究出每樣當初覺得不可能的事物,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也因為帶給長者正向的支持與鼓勵,相信長者在未來面對類似的事情,能夠更加有信心一起參與。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12.html 這一段日子有你陪伴真好 這一段日子有你陪伴真好       志工(左)與陳奶奶合影文/志工 葉裕珠      十年前經社服安排認識了陳奶奶,時間過的真快,已經要十年了。記得剛認識陳奶奶的時候,她臉龐布滿些許皺紋,有著數不盡孤單的眼神,看她在破舊的老眷村屋子裡,不時的望著我,有點惆悵,有點無奈。      這些年來,我們倆從陌生、猜忌、了解,漸漸成為可信賴的朋友。我幫她打理家事、協助料理、陪伴、傾聽,也協助她搬入新居。其實陳奶奶很好相處,她和一般老人一樣,只需要一點耐心和一點時間,就像對待自己的長輩那樣,給她講個笑話、分享孩子成長或聽聽她發牢騷,耐心讓她講講自己過去的故事,奶奶就很滿足。老人要的不多,她們真正需要的是陪伴和傾聽。      我和陳奶奶從素昧平生,到現在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尤其今年我的老爸爸往生,我哭泣,很憔悴,好幾天不敢見陳奶奶,她會倚門探望找我,原來我在她心中有一種不可言喻的份量,我發覺這種感情比我想像的還要深厚,這幾年相處下來,現在的我才發現原來在這世界上,我也可以如此重要。老人很可愛,你只要給她一絲溫暖、愛心、關心、耐心,就能看到她的笑容和滿足!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44.html 暖心協助 愛心滿滿 暖心協助 愛心滿滿 志工(右)協助發送物資至獨居長者家中文/社工員 崔慧蘭      下過雨的午後,空氣更加潮濕黏膩,強烈寒流帶來的天寒地凍,讓人手指更加僵硬冰冷、難以行動。但這樣的低溫,仍抵擋不住充滿愛的暖流,一聽見有物資要轉送給獨居長輩,社工立刻帶著總務組大哥,開著廂型車前往物資發放站,為獨居長輩運送物資。      到達物資發放站,社工不疑有他的搬起粉紅色麻布袋,正準備施力的當下,才發現物資還真有重量的呢!原來裏頭有著滿滿的民生用品,包括沙拉油、醬油、麥片、白米、牙膏、水果、洗衣精、衛生紙、脆瓜、方便麵等物品,這些看似簡單、垂手可得的日常用品,對獨居長輩來說,可是萬般的珍貴啊!總務組大哥不遺餘力地將物資搬上車,載回中心再一一卸下,前後共搬運35袋,總務組大哥笑著說:「今天的運動量真是非常足夠啊!」      緊接著,社工通知志工夥伴前來中心將物資送到獨居長輩家中,看見志工夥伴願意犧牲自己時間,加入寒冬送暖行列,社工心中感動無限。而志工回傳一張張充滿溫度的照片,畫面中長輩滿足的笑臉,社工更深深相信社服中心20多年來服務獨居長輩的價值和意義,也讓社工更願意肩負獨老工作的使命與任務,好好照顧他們,讓獨居長者開心、安心的頤養天年。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13.html 陪伴,是最重要的小事 陪伴,是最重要的小事 (左:辦理急難救助,右:長者復健情形)文/社工員 李佳庭      年近65歲的張大哥,多年前從台南定居新竹市,未婚獨居的他,一直從事臨時工,早期的工作盛況,養成「錢很好賺,即使花光了,工地工作幾天就有錢了」的生活觀,無任何儲蓄的習慣。      張大哥主動放棄父親的遺產繼承,但在大環境的經濟衰退,導致臨時工的工作不穩定,時常有一餐沒一餐,他才認真思考著「儲蓄」這件事。正當張大哥存了一萬多元時,一次工作的跌傷,摔斷了左手臂致骨折須開刀,皮肉傷口癒合,骨頭接合處卻位移,難以持續工作。他堅信會恢復健康的體魄重回工作崗位,但世事難料,正覺得左側手臂近乎痊癒時,某日在家感到不適,延遲了幾天後才到醫院就診,確診為腦中風,右手、右腳受到影響而行動不便,雪上加霜的情況,讓張大哥宛如無頭蒼蠅。      醫院社工將張大哥的狀況告訴了本中心的「照顧小幫手」李社工,對於張大哥需要陪同復健的協助,以及未來的生活費用等問題,小幫手社工及醫院社工合力為他找社區資源來幫忙。在張大哥復健時,小幫手社工全程陪伴在側,檢視他自行到醫院復健的安全性,並與復健師討論復健進度,復健師評估張大哥不需他人看顧安全,便可自行至醫院做復健,醫院社工則提議可協助張大哥申請區公所的馬上關懷急難救助金,以及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之急難救助,但需要有人協助申請和送件。      小幫手社工陪伴著張大哥到郵局辦理開戶、到國稅局申請財產及所得清單、到區公所提出救助金申請等,讓急難救助金順利撥款下來,用這筆錢可以繳清積欠房東快半年的房租,暫時不用擔心會被趕出門,也可以還錢給好心資助他的鄰居,也不用再以麵包果腹,能買一些青菜豬肉補補身體。      社工員「陪伴」長者一起完成這些小事,對於剛中風導致右側偏癱、行動偶爾須他人在旁看顧安全,且輕度語言受損、表達不便的張大哥而言,他不認為這只是簡單的陪伴,是一件最重要的事,讓獨居、暫時沒有收入的他,找到信賴、寄託的希望,可以不畏懼未來的生活,他總謙虛的說:「李小姐,謝謝妳,沒有妳的幫忙,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身上沒甚麼好的東西可以回報妳,真不好意思!」。      有了社工的陪伴,讓長者走過了失能的風暴,讓原本看似沒有希望的困境,有了一絲光亮,我們會持續服務,陪伴社區中弱勢、有照顧需求,但無法取得正式福利資源的長者,一同面對失能風暴,順利找到向前走的人生道路。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07.html 你是我生命中的明燈 你是我生命中的明燈  文/社工員 許琦嫻      102年6月陳爸爸走了,只剩小惠一個人,她告訴照服員素芬:「原本以為我會很害怕,沒想到我可以接受,也可以照顧自己,我決定要認真上視障按摩的課程,結業後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而這一切都要謝謝妳,妳就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家,因為有妳的鼓勵,我才能想通,謝謝妳!」      34歲的視障者陳小惠(化名)與66歲的爸爸相依為命,兩人沒有工作能力,皆為低收入戶,每月仰賴政府的社會福利津貼生活,並且皆為居家服務的使用者。      照服員甘素芬,是出入這個家庭最為頻繁的人,也是父女倆最大的支持力量。服務過程中,素芬發現小惠跟爸爸時常一言不和而發生衝突,陳爸爸感嘆:「自己沒有能力給小惠過好生活,只好任由她予取予求,沒想到這孩子真的被寵壞了!」父女爭執的戲碼不斷上演,素芬總能成為雙方的潤滑劑,協助他們好好溝通、達成共識,並成功地化解衝突,素芬也不忘提醒小惠要改變自己想法和態度,思考如何與父親相處,畢竟兩人相依為命,在同一屋簷下實在不該彼此為難。      去年8月底,素芬緊張地向社工報告陳爸爸有疑似失智症的現象,一開始以為他只是健忘,容易忘記東西放哪,後來發現陳爸爸的反應不如過去靈敏,一件事情會重複說好多次。之後,素芬陪同陳爸爸就醫,醫師表示應是腦水腫引起失智,建議手術置引流管,將水引到腹部,但陳爸爸擔心身體年邁無法承受手術而拒絕了,最後是以藥物控制情緒、血壓及血糖,若未按時服藥,健忘、情緒不穩等狀況會日益明顯且嚴重。      每每回診領藥後,素芬發現那些藥一直被放在桌上動也不動,陳爸爸果然忘得徹底!在一次陪同小惠外出購物時,素芬告訴小惠有關於失智症的症狀,希望小惠能幫忙爸爸,這時小惠的慣用台詞又出現了:「我自己也看不到啊!我自己也需要幫忙,我能幫爸爸什麼?為什麼都要叫我?」素芬耐心地回應小惠,不斷地給予鼓勵,她告訴小惠:「我沒有要妳做很困難的事情,只是要請妳協助爸爸按時吃藥,就這麼簡單!」小惠無奈的點點頭,素芬立刻帶著小惠到藥房,陪著她觸摸一個個不同款式的藥盒,終於找到一個小惠能辨識的盒子,回到家,素芬把陳爸爸的藥分類放進格子裡,並告訴小惠每一排所代表的用藥時段,小惠開始按時拿藥給爸爸服用,總算解決了用藥的問題。      在陳爸爸過世後,素芬依然每週到小惠家2次,每次2小時的服務時間,除了提供基本的照顧服務,更重要的是傾聽小惠分享一個人生活的點滴,給予關懷與情緒支持,兩人從服務關係提升為好朋友的關係,又不失專業服務該有的界限。      對中心來說,這不但是一個成功的服務案例,更是一則感動人心的美好故事。期待更多的身心障礙朋友,能夠運用居家服務這項資源,相信有照服員的陪伴,除了生活能獲得協助外,更能在心靈上有不同的收穫!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04.html 六個字的力量 六個字的力量 白爺爺與實習生的自拍照文/實習生 王靖雅      91歲的白爺爺因家中變故而使得身心狀況快速下滑,照顧管理專員因擔憂他的狀況,協助其申請了「照顧小幫手」的服務,在社工員的評估後認為是心理導致自理能力略有不足,便安排關懷訪視的服務,而督導把這個機會交付給我。      起初,我感到十分焦慮,擔心自己的陪伴是不是真的能為白爺爺帶來幫助?是不是能讓他感受到大家的關心?這是我第一次獨自對長者進行一週2次密集的訪視,離開了居督員及社工員所給予的舒適圈,不再是以學習的心態面對長者,得在獨立陪伴的過程,觀察長者的一舉一動,連一個表情的反應都是我需要觀察的線索,在幾次訪視過後,漸漸地開始不再害怕擔心,漸漸地投入與白爺爺的相處時光。每次到白爺爺家,他總是在看股市,不忘的是邀請我一起做體操,我與跟白爺爺、白奶奶一起運動,形成很可愛的畫面是三個人不發一語、專心地運動;當我關心白爺爺的身體狀況,他總說著:「一樣一樣,都是老毛病!」,語氣裡是無奈及失落,看著他時好時壞的狀況,我能做的似乎不多,無力感也油然而生,能做的是準時到白爺爺家陪伴他,盡力讓其不會感到孤單,感受到有人在關心他。      在白爺爺轉銜長期照顧服務前,我向他說明這是最後一次的探視,看到他的眼神一閃,透露失落的口氣,讓我再次對道別感到難過,但白爺爺輕輕地、主動握住我的手,說道:「真的很謝謝妳。」看似平凡的六個字,我卻感受到了裡面的溫暖及意義,白爺爺手的溫度、臉上的笑容,以及這六個字,帶給了我很大的溫暖及肯定,讓我擁有很棒的經驗及回憶,也給予我想成為一名優秀社工的動力。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43.html 不凡的勇氣 不凡的勇氣 張奶奶參加「吹畫」藝術創作課程 文/社工員 陳宥穎      張奶奶是秋霖園至今服務過最久的一位長輩,從民國91年開始使用日照服務超過15年,奶奶於106年11月2日與世長辭。回顧張奶奶在秋霖園的點滴,秋霖園長輩及工作人員心中都百感交集、百般不捨。      張奶奶個性好強、自主性高,對於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17年前丈夫過世,對夫妻感情甚篤的張奶奶打擊很大,隔年又發生中風導致語言神經受損無法說話,身體機能變差,家中白天無人照顧,家人將奶奶送到秋霖園,初到園內奶奶因為失語又不識字,無法在團體間與人互動,讓奶奶很受挫,經由工作人員鼓勵,奶奶想辦法克服失語的障礙,用僅能發出的聲音(咿咿啊啊),並運用手勢與大家溝通,慢慢的建立人際關係和自己的朋友圈。      中風後影響左側失能需要坐輪椅,但是奶奶來到園內後並沒有放棄自己,每天早上都很早入園,來園後很主動要到中廊走路運動,無論天氣好壞從不間斷,如此努力復健的奶奶卻在102年9月發現罹患腎臟癌,但奶奶依舊沒有被擊敗,配合手術與化療,努力與病魔對抗,不幸兩年後定期複檢時又發現癌細胞有轉移現象,這個噩耗再次重創奶奶身心,正當大家還在為奶奶的遭遇感到難過與不捨時,奶奶已經重新振作,再次接受化療,只是無數次的化療後,身體逐漸衰弱,並在化療時嚴重跌倒,致生活自理能力變得更差,奶奶需要他人協助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但奶奶不管身體多麼不舒服,只要還能來秋霖園絕不輕易請假,來園後仍一如往常的咿咿啊啊、比手畫腳的指揮著工作人員提供她所需的服務,一直到過世前2週都還持續來園參與各項活動,與人互動。奶奶最後一次參與的活動是在10/20園內的重陽節慶祝活動,與仁愛基金會天使打擊樂團的大朋友一起同歡,度過歡樂的一天,但隔天就因身體不適,兒子送醫急診後住院,10/26施主任與朱護理長到醫院探視奶奶,並相約要趕快好起來再來秋霖園,只是這一次奶奶的身體真的已經走到人生的盡頭了,於11/2與世長辭,住院臥床的時間算一算還不到兩週,幾乎做到「零臥床」。      11/9這天,我們到奶奶的靈堂前,大家先行祭拜並與家屬談及奶奶雖生前經歷了諸多坎坷,走過了人生大小風雨,仍不被命運擊敗且勇敢地接受並活出更加寬闊的自己。談到奶奶是個怎麼樣的人,兒子回答:「她是個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的人,想到的事情要立即去完成,並且很肯做,也為家庭付出很多。」工作人員形容的奶奶:「是個自我主見意識高,知道自己要什麼,並努力地維持自己身體健康的長輩。」張奶奶雖命運多舛,仍努力且積極地活出自我並展現生命的韌性,同時也勇敢地面對人生的課題,儘管經歷許多困難與打擊,仍用生命教導我們要有面對的勇氣。張奶奶,謝謝您,我們天堂再見了!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40.html 阿水伯 阿水伯 照服員協助阿水伯修鬍子、整理面容文/陳玉君社工師      那一天,頂著外頭超過35度的豔陽天,照顧服務員路國華大哥首次來到阿水伯(化名)家,阿水伯一看到照服員就說好面善,似乎在哪兒見過面,好像是過去教導過的學生…。當路大哥將蓮蓬頭的水往阿水伯的身上一沖,過一會兒,阿水伯舒暢地用台語說:「我揪古沒按呢洗身軀,真正揪好,揪爽快!」接下來是照服員使勁幫阿水伯從頭到腳洗過一遍,洗頭、洗臉、刮鬍、洗身、抓背等,一項都不能省略,阿水伯臉部表情逐漸放鬆,身體放心地交給照服員,且話匣子開,暢談一雙兒女的過去及現在,才第一天服務,就好像認識照服員好久好久!      照服員每天帶著有形無形的裝備,穿梭在新竹市的大街小巷,有形的裝備是看得見的器具及配備,而無形的裝備則為看不見卻感覺得到的,如:熱忱、善意、愛心、耐心。照顧服務是一份良心事業,無論在醫院、居家、機構、社區等皆有照服員的身影,這無形的裝備就隨時存在著。照服員在第一線實務照顧場域,要面對諸多類型的服務對象及家屬,也有緊急、意外狀況得面對,任何想得到及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沒有兩把刷子,絕對是無法持續下去的,向照服員夥伴致敬,真的辛苦您們了!長期照顧的路上,有您們的付出,會是服務對象最大的幸福。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39.html 讓我知道自己還有價值 讓我知道自己還有價值 社工員(右)協助張先生檢視生活津貼的申請公文文/社工員 李佳庭      「讓我知道自己還有價值就好了!」社工員經由話筒聆聽張先生的陳述,內心真是澎湃,是言語無法表達,亦無法形容的。      54歲的張先生年幼時與父母及三名手足居住國境之南-屏東,年少時親戚在新竹開了間農作機械修理廠,得知有這樣的工作機會而來到了新竹工作,原先工作還算順利,然因朋友需要協助,張先生向多家銀行貸款,導致信用不良。      日復一日的苦悶度日,手足不曾慰問或者關心過張先生,讓他意氣消沉,對任何事物不感興趣,有時候打打零工,雖然生活品質不好,只要能吃飽就好。直到某次因緣際會下,張先生的友人介紹現任女友給其認識,兩人時常互相聊天、作伴,之後雙方關係進階為男女朋友。然,熱情驕陽高掛的天空仍有暴風雨來臨的時刻,張先生因糖尿病緣故導致左膝下截肢,由於身分與人籍不一等問題導致張先生任何福利服務、津貼皆無法申請,身體的痛加上心裡的苦,從此一蹶不振。      間接地,照顧小幫手服務進入協助張先生,由照顧服務員提供身體清潔的生活照顧,社工員則不定期提供生活物資,鼓勵張先生處理戶籍問題,陪同辦理生活津貼等。張先生告訴社工員「那位大哥(照服員)是個很和藹、很會鼓舞人的大哥,每次他來家裡提供服務時,總會激勵我、期待我能早日回到職場,別因自身不便而退縮、畏懼」,社工員也是這樣的期待著。      在一次的家訪,社工員關心張先生的近況,其開心得笑著說:「我現在有工作了!每天都騎摩托車上班,我很感謝路大哥,每次都給我很多的動力,我已經去工作一週了,雖然沒問薪水多少,只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讓我知道自己還有價值就好了!」      特別感謝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持續補助本方案經費,讓無法使用政府長期照顧服務的人能獲得協助,甚至讓失能者有機會恢復自我照顧的能力,重返社會付出一己之力。如果您發現新竹市有照顧需求的家庭,還不清楚要找哪個單位來協助,歡迎來電(03)5224153分機17 李社工,我們提供照顧諮詢、資源連結等,一同為社區長者努力!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38.html 一碗安心的陽春麵 一碗安心的陽春麵 李爺爺安心地吃著陽春麵文/社工員 陳宥穎      輕度失智的李爺爺因為媳婦要生產,身為獨子的李先生需在醫院陪伴,晚上家中無人可以照顧李爺爺,兒子希望夜間能夠有個地方可以讓爸爸安心休息,李先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秋霖園小規模多機能的夜間住宿服務。      第一次使用秋霖園的夜間住宿,這天,李爺爺從午睡起來後就躁動不安,下午4點就坐在萬和廳的門口,等待兒子來接他,不管我們怎麼解釋,李爺爺仍堅持要回家,看著其他長輩都陸續離開,李爺爺不安的情緒已經到達最高點,等到晚上6點半,照服員準備好晚餐等待著李爺爺一塊用餐,李爺爺決定來個絕食抗議,不管我們怎麼勸都不吃,並嚷嚷著要自己回家。      打電話給李先生,告知李爺爺目前的狀況,也希望李先生能夠多加安撫李爺爺的情緒,讓李爺爺能夠吃點東西,才能順利服飯後的藥,李爺爺講完電話後情緒有比較平復,但還是不願意吃飯      社工靈機一動,跟李爺爺說,晚一點帶他到醫院去看剛出生的小孫子,李爺爺才露出愉悅的表情。接著社工親自開車帶著李爺爺到醫院,李先生看到爸爸是萬般的不捨,心疼爸爸不願意吃飯,另一方面是擔心爸爸的身體。李爺爺看到小孫子後的表情瞬間軟化,李先生藉此告訴李爺爺:「因為太太中午剛生產完,需要有人照顧才行,明天就會到秋霖園把你接回來,今天晚上先去秋霖園休息好不好?」李先生勸完後,李爺爺勉為其難地答應。      回程的路上,社工問李爺爺在家裡都吃些什麼?李爺爺答:「陽春麵!」,社工說:「那我們去買陽春麵吃好不好?」,爺爺開心的說:「好!」,找了幾間麵店終於買到陽春麵,回到園內看著李爺爺將麵吃完,並順利服完飯後藥,這時才感受到李爺爺真的是放下心了,社工當下的感受是喜悅,卻不自覺地流下感動的眼淚。漫漫長夜,李爺爺都很配合照服員的安排,歷經一番艱辛的過程,李爺爺終於順利完成在秋霖園住宿一晚的初體驗。
https://www.cssc.url.tw/custom_79937.html 老師與班長 老師與班長 陳爺爺與陳理事開心合影 文/社工員 許琦嫻      遠離城市,港北的鄉間小路串起一畝畝綠油油的田地,黃進治理事長與陳奇文理事賢伉儷用心規劃適合長者做農村體驗的帆船意象公園,長者們一下車,映入眼簾的便是萬紫千紅的花草,迫不及待地走進,陳理事先帶領長者遊園參觀,認識各種植物,接著將成熟的甜菊葉採下洗淨後,直接泡茶給大夥嘗鮮,各式各樣的香草植物,如:薄荷、左手香、迷迭香、羅勒等,長者不只看得到、聞得到,還吃得到、種得到,親手種植物正是農村體驗活動的重頭戲!陳理事準備了培養土、小盆子、幼苗、種子,還貼心地提供適合長者使用的勺子,親自示範種植方式,耐心在旁協助與指導,只見長者們觸碰到泥土時的驚喜,栽種一株株小植物時的細膩,完成種植時的自信與成就感,為炎炎夏日注入一股透心涼的喜悅與滿足!      秋霖園的陳爺爺過去任職學校老師,是農村體驗活動從不缺席的資優生,因疑似失智,對許多人事物漸漸缺乏現實感,甚至不認得身邊的家人,任誰也想不到陳爺爺一到港北看見陳理事,就大喊:「陳奇文!班長!」原來,陳爺爺是陳理事小學四年級時的班導師,而陳理事正是班上的班長,兩人56年後的重逢,竟是在社區串連活動當中,串連起當年的師生情誼,看著陳理事握著陳爺爺的手,協助他挖土、種花,告訴他關於植物的各種知識,滿滿感動難以言喻,陳理事說:「如果沒有老師的恩情,就沒有今天的我,以前老師教育我,現在能有這樣的機會回饋,真的很感謝!」而且說也奇怪,疑似失智的陳爺爺居然一眼就認出了陳理事,其他長者都笑著對陳理事說:「原來你五十幾年來都沒有變啊!」在滿滿歡笑聲中,大家的心裡都知道,相貌是會變的,但有一樣東西永遠永遠不會變,那就是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我想這也是陳理事在陳爺爺零散的記憶當中一直停留的原因吧!      活動接近尾聲,傳來了陣陣飯菜香,港北社區共餐服務,美食佳餚營養豐富,長者在「務農」之後,食慾比平常更好,一碗接著一碗,誠摯感謝黃進治理事長與陳奇文理事賢伉儷,用心烹飪好料理填滿長者的胃,精心安排好活動填滿長者的心,誠心給予愛與關懷填滿長者的靈,港北社區身心靈饗宴,農村體驗持續進行中,期待更多溫暖的故事,在社區串連無限蔓延。
https://www.cssc.url.tw/ 財團法人新竹市杜華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財團法人天主教耶穌會新竹社會服務中心
❤公開徵信,讓捐款訊息透明,可監督基金會運作,並帶動善的循環❤